面对大妈一脸认真的模样,周围的顾客都忍俊不禁,纷纷笑出了声。
“大家都在笑什么呢?”她好奇地问。
“大妈,这年头得跟上时代步伐呀,那些网名什么的都是随意起的,不代表真的啦。”旁边有人打趣道。
“原来如此,我还以为姜老板真是。。。
众人一阵哄笑。
姜冬暖只能无奈地摇摇头,微笑着接受了这群微信群里的客户们的顽皮。
一波顾客刚走,另一波紧接着又涌了上来。
姜冬暖的小吃摊已经名声在外,根本无需担心客源问题。
往往三轮小吃车还未完全停稳,食客们就已经迫不及待地排起了长队。
早晨短短的一个半小时,姜冬暖手上的货物就能销售一空。
这时,姜冬暖住处附近的邻居们也纷纷前来捧场。
葛大爷领着一位头发斑白的老先生一同前来。
“老葛,难得你请客,居然只是吃早餐啊!”老先生打趣道。
“这早餐可不一般!”葛大爷故作神秘,“你吃了就知道,老麦,保证能满足你这‘皇帝舌’的挑剔味蕾!”
这位看似平平无奇的老者姓麦,曾是国家级宴会的大厨,如今享受着悠然自得的退休生活。
“哦?那我倒是要开开眼界了。”麦德军虽然嘴上应和,心里却并没有太当回事。
他知道,民间不乏美味,但真正能上得了台面的,他至今尚未遇见。
有些所谓的“美食”,不过是调料的堆砌,经不起细致品味。
尤其是街边小吃,吃的就是个酱料,久了自然会腻味。
葛大爷和麦德军走到姜冬暖的小摊前。
“葛大爷,今天还是老规矩,两份炒粉,两杯绿豆沙,还有一位我的朋友,老麦。”
“你好啊。”姜冬暖微笑着向麦德军点头示意,随即开始了炒粉的工作。
麦德军环视姜冬暖的摊位,意外发现这里异常干净,连锅底都没有丝毫污渍。
世人常说,越是不起眼的角落,就越可能藏着人间美味。
但这其实是谬误。
对于一个厨师来说,首要的不仅是烹饪技巧,更是保证食材的清洁卫生。
只有这样,顾客才能吃得安心,吃得放心。
姜冬暖在这方面几乎做到了极致,令麦德军颇为惊讶。
外行人看热闹,内行人看门道。姜冬暖一挥勺,麦德军脸上的笑意收敛。
翻锅的精髓不在力大,而在于技巧与经验的积淀,全凭手腕的巧妙运用。
只见姜冬暖熟练地运用腕力,锅中的米粉上下翻飞却丝毫不散。
火候的掌握、翻锅的力度,直接影响着炒粉最终的味道与口感。
这份技艺,显然已有七八年的深厚功底。
“小姑娘,手艺不错嘛。”麦德军由衷赞叹。
葛大爷却是满脸疑惑:“老麦,你还没尝就夸上了?”
要知道,能得到身为南方厨艺界权威的麦德军的认可,绝非易事。
葛大爷敢于带麦德军来,正是对姜冬暖的手艺信心满满。
然而,麦德军没尝炒粉就先赞许,这也让葛大爷感到意外。
炒粉出锅,麦德军先是闻其香,观其色,连说了两声“好”后,才满怀期待地尝了一口。
细腻顺滑的口感瞬间征服了他的味蕾。
“比预想的还要好吃。”麦德军闭目细品,一连几口下去……
待到一份炒粉被彻底消灭,麦德军才满足地叹了口气。
“真是美味至极。”
麦德军重新审视着姜冬暖,这位外表漂亮的年轻人,竟拥有如此手艺。
真是长江后浪推前浪!
看到麦德军对姜冬暖的连连称赞,葛大爷的老脸上也不禁露出了几分得意。
仿佛姜冬暖是自家的孩子,有所成就,受人赞誉。
“来,老麦,尝尝小姜做的绿豆沙。”
“绿豆沙?”麦德军轻吸一口,绵密细沙,甜而不腻。
“这绿豆沙口感真好,加了陈皮和黄冰糖。”
“没错,您说得一点没错。”姜冬暖点头,从麦德军的眼神中看出对方也是一位烹饪高手。
“老麦,还有冰晶糕呢,那才是真正的绝活。”
葛大爷再次露出了得意之色。
“小姜,我和老麦虽然是一起来的,但你的冰晶糕我们每人可以各买两盒吧?”
“当然可以。”姜冬暖点点头。
葛大爷扫码付款后,取了四盒冰晶糕,其中两盒递给了麦德军。
听到“冰晶糕”三个字,麦德军微微一怔,似有熟悉之感。
思考片刻后,他心中猛然一震。
昨日徒弟来电询问的正是“冰晶糕”。
他还心想,这种小众的地方糕点应该少有人会制作。
没想到,制作者竟是眼前这位年轻人。
真是无巧不成书!
满怀期待,麦德军打开了冰晶糕的盒子。
他对冰晶糕有印象,但却并不深刻。
年少时在北方小镇上,街边有小贩挑担售卖。
冰晶糕实则是年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