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孤星小说>其他类型>我的六班同学> 第2章 商讨对策
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第2章 商讨对策(1 / 2)

庄欢龙深吸了一口气,李晓林对世态的剖析,对他犹如醍醐灌顶一般,让他觉得社会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还是十分地玄妙。

他不得不改变了对六班整体的认知,他忽然觉得,六班光亮的表面,掩盖了内在的许多不和谐。他深深地佩服李晓林,有丰富的社会阅历,处事极为慎重。

刘国民对李晓林的剖析没能跟庄欢龙这样地有深层次地理解,还是遗憾地说:“我们六班在聚会这方面有点差劲,说难听的是不肯长自己的脸,当年让人鄙视实属无奈,因为我们的家庭都有问题。”

“走出校门大家都为六班争了气,也让其他班的同学刮目相看,这就足够了,这人生有差距很正常,同班的成绩也有差异。当时大家心态除了姚祖民以外,都能同病相怜,为什么现在不能齐心地维护六班的整体声誉呢?真有点匪夷所思。”

庄欢龙就事论事地评点:“就聚会这事,我们六班好像重回过去的情形。”

李晓林认同说:“是有这种感觉,让我窘迫的是,就同学聚会的话题,其他五个班的同学已经在取笑我们六班了。”

刘国民不服地说:“我就不信这个邪了,我们六班出了洪国辉、郝友、陆明光、陈根林这样的优秀同学,其他五个班可以说一个都没有,我们就不能扬眉吐气地聚会一次?庄欢龙你说,这口气我们六班同学要不要争?”

如果李晓林没有剖析六班难以聚会的缘由,庄欢龙有可能冲动地要力争这口气,现在他变理智了,便沉稳地说:“这不是争不争气能够呼应起来的事,同学们都已步入老年,特别是人生经历了磨难,没有成就的同学是不会有共鸣的激情,反倒是一蹶而就的沉默,因为血性的年龄已远去,现在凭所谓的激情是感染不了的,更何况他们心里有自卑。”

“那其他五个班为何能成功地聚会?”刘国民又是脱口而问。

剖析是庄欢龙的强项:“他们五个班能成功聚会,是因为同学间的落差不是太大,差距完全符合二八定律:那就是,20%有成就,80%没成就,这就让80%的人心里找到了平衡点,也就不会产生强烈自卑心理。”

“但我敢断定,每班不会都如数到场,自卑的同学肯定有,只不过极少而已。我们六班就不同,有可能是七、三比,那末这30%的同学心态就失去平衡,就会产生强烈的自卑感。”

“庄欢龙分析得有道理。”李晓林认可说:“我之所以没有争面子地仓促组织六班同学聚会,是因为顾及这些自卑同学的脸面。我们班没有动静倒没什么,如果筹措得不到位,反而徒增大家的不自在。”

“那我们六班就不能设法组织一次聚会?这多丢面子啊!”刘国民不甘心地说。

李晓林慎重地说:“就我内心而言是不想放弃,只是想等待时机,之前没有组织筹措是因为还有一个难度,你想,郝友在美国,洪国辉和陆明光没有退位,陈根林还在部队。”

“所以我觉得,条件最成熟的时机是等他们都退了下来,没有了官职就属平民百姓,想必能平衡一点失落同学的心态。不是有句老话嘛!有米不怕晚饭,六班要聚会就得图个圆满。”

庄欢龙的心智一旦有了感悟,思考问题就往深处探究。他认为,李晓林所说的条件成熟时机,也不一定能完美地实施。

就算大家同为平民,之前的光环和成就还是依然存在,没有成就的同学还是同样自卑,有些同学通过疏导,可能有所接受,但同学间产生的成见,肯定难以消除。便把主要矛盾说了出来:“关键是跟陆贵明不对付的同学,而且有好几个,这个结看来有点难解。”

李晓林立即意识到地认可说:“你说得对,陆贵明还是改不了他的嚣张跋扈,他在位时狂得很,连陆明光的账都不买,退休了还自以为是。就聚会一事,还埋怨我没有动静,我倒不好明说是因为他的因素,不知他能否买陈根林的账?这要等陈根林回来后再说。”

刘国民解读:“就算他能买陈根林的账,也不会为了聚会向憎恨他的同学迁就,除非不让他参加聚会。”

“这好像说不过去吧!”李晓林还是考虑全局观念。

刘国民有点消极说:“那聚会就不会圆满。”

李晓林笑笑解释:“我们还是从长计议的为好,庄欢龙你对此有没有好的建议?”

庄欢龙思考后笑笑说:“除非让洪国辉、陈根林、陆明光、郝友他们出面调解,否则难以圆满。”

李晓林眼睛一亮:“这个建议不错,不过我们先得把情况摸清楚,有多少同学厌恶陆贵明,最好得知他们的憎恨根源,好让陈根林他们针对性地进行调解。”

刘国民也似乎有了主意,对庄欢龙说:“你不是常跟我聊,我们六班的同学有骨气,搏击出了不一样的人生,一定有很多精彩的故事,打算退休后要逐个走访一下吗?你年前已经办理了退休手续,那就为六班的聚会作点贡献,在走访时,就帮着针对性地摸查一下。”

庄欢龙苦笑地解释:“这是郝友的要求,我们常在QQ上聊天,他很思念班里的同学,一直跟我打听,我对同学也不怎么了解,他就让我退休后走访一下。”

李晓林眼

上一章 目录 +书签 下一页